3.2.4.3 塞曼效应校正背景
1886年荷兰物理学家塞曼发现光源在强磁场作用下产生光谱线分裂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塞曼效应。与磁场施加于光源产生的塞曼效应(称正向塞曼效应)相同,当磁场施加在吸收池时,同样可观测到吸收线的磁致分裂,即逆向塞曼效应,亦称吸收线塞曼效应。
塞曼效应按观察光谱线的方向不同又分为横向塞曼效应及纵向塞曼效应,垂直于磁场方向观察的是横向塞曼效应,平行于磁场方向观察的是纵向塞曼效应。横向塞曼效应得到三条具有线偏振的谱线,谱线的波数分别为ν-Δν,ν,ν+Δν,中间波数未变化的谱线,其电向量的振动方向平行于磁场方向,称为π成分。其他两条谱线的波数变化分别为-Δν及+Δν,其电向量的振动方向垂直于磁场方向,称为σ±成分。而纵向塞曼效应则观察到波数分别为ν+Δν和ν-Δν的两条园偏振光,前者为顺时针方向的园偏振称左旋偏振光,后者为反时针方向的园偏振称右旋偏振光,而中间频率不变的π成分消失。观察光源塞曼效应的装置如图3.17所示。这是正常塞曼效应的例子。通常大多数元素原子能级结构是双重态,多重态。对这些元素的塞曼效应观测发现,它们谱线磁致分裂有着更复杂的现象。谱线分裂成3组成分-π组和σ±组,每组都由二条以上谱线组成,这就是反常塞曼效应。
电话
微信扫一扫